• 23《美丽的小兴安岭》+24《香港,璀璨的明珠》精加略教学设计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内容

    23《美丽的小兴安岭》+24*《香港,璀璨的明珠》精加略教学设计

    三元坊小学 黄绮文

    【教材分析】

    美丽的小兴安岭》和《香港,璀璨的明珠》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的两篇课文,编排在第六组。本组的专题是“壮丽的祖国山河”,是为了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在充分的阅读中,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精读课文,描写的是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全文共六个自然段,先总的讲小兴安岭的树多,“像绿色的海洋”;再按四季分别讲小兴安岭的景色;最后总结: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香港,璀璨的明珠本篇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从多个方面介绍了香港的美丽与繁华。全文共六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从地理位置、贸易。金融、商业、服务等方面简要介绍香港,第二到第五自然段分别从香港的市场、美食、海洋公园和夜景具体介绍香港的繁华和美丽,第六自然段用一句话概括主题,赞颂了香港真是“我国南海之滨一颗璀璨无比的明珠。

    【精略结合点】

    本组课文共同的学习要求是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在充分的阅读中,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美丽的小兴安岭》和《香港,璀璨的明珠》两篇文章的结构上有共同之处,都有通过总分总的写法来赞美祖国山河的壮美和值得骄傲的地方。

    【设计理念】

    语文,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基本媒介工具。从单元整体思想出发实施单元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到中年级之后,小学语文教材一般以单元进行组织,从单元整体的角度开展教学为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平台。在单元分析基础上,采取“精加略”的方式有助于课堂效率的提升,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精略结合的教学优势在于培养学生将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学法、写法迁移到略读课文的学习实践中,逐步培养独立读写能力和整体赏析素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嫩绿、汇成”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抓住中心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 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物产的丰富。

    4. 学会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感情朗读,体会情感。

    2、学法引路,合作探究。

    3、引申拓展,迁移写话。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学习者特征分析】

    1. 知能基础

    本班学生已经进行了两年的跨越式语文学习,学生的识字量较大,阅读速度较快,阅读理解能力比较强,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独立的阅读。

    1. 学习兴趣及学习动机:

    本班学生有较强的好奇心,对新事物比较感兴趣。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强,部分学生喜欢朗读和阅读,能踊跃参与到课堂的每个教学活动中,有较强的表达欲望。但是有部分学生不太喜欢举手发言,较大一部分同学对需要自己组织语言回答的问题有畏难情绪,不够自信。

    【资源准备】

    1. 教师用的资源 教学课件

    2. 学生用的资源 跨越式阅读材料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自读课文,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嫩绿、汇成”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初步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

    4、拓展阅读《香港,璀璨的明珠》,练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重难点:

    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初步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导入:我们的祖国有许多名山大川,“小兴安岭”就是我国著名的山脉之一、(出示课件,介绍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及美丽风光)

    2.拓展阅读:跨越式材料《小兴安岭》,了解小兴安岭的动植物资源有哪些?

    3.揭示课题:让我们看看课文又是怎样具体介绍小兴安岭的。(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3.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读音。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认读。特别注意以下词语的读音:

    融化 献出 人参 酸甜可口”等。

    2) 指导记忆难写的字:浸 献 赏 映 软

    3)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理解下列词语:

    浸在 抽出 欣赏 苍翠 宝库 葱葱茏茏 严严实实

    三、理清课文写作顺序(16分钟)

    1、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说说课文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的?

    2、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都在不同季节写了小兴安岭的什么景物。

    四、学习写法,概括主要内容

    1.自由练习朗读1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绿色的海洋

    2.读后,我们的眼前会出现一幅怎样的画面?(树海)

    出示课件:小兴安岭几百里连成一片的林海。

    3.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理解“美丽的大花园”、“巨大的宝库”等词语的意思。

    4.小结:全文运用了总分总的写作手法

    5.试着把每段的意思连起来说说全文的大意。

    五、拓展阅读,学法迁移。

    阅读跨越式材料《一年四季的茂山》和略读课《香港,璀璨的明珠》,用刚才的方法说说全文的意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的美丽,物产的丰富,激发热爱小兴安岭,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选择背诵“春、夏、秋、冬”任意一段。

    3.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学习作者按四季顺序,抓住景物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重难点:

    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学习作者按四季顺序,抓住景物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 质疑导入

    1、 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呢?

    2、 过渡:下面,我们来继续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

    二、学习课文第25自然段,体会四季美。

    1.学生交流:你认为小兴安岭哪个季节最美?

    2.指导学习“春天美”。

    1)自由读第2自然段。

    2)边读边画出:“美”表现在什么地方?

    3)找出你认为用词准确、生动的句子,体会体会。

    (如:“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这句话,“抽出”比“长出”好,从中体会枝条快速地长出来,很生动形象。同时也避免了和下一分句语言的重复。学生可体会“汇成”、“淙淙”等词语。)

    4)随机出示课件:播放淙淙的流水声和小鹿各种各样可爱的形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5)师生合作有感情地朗读本段。

    6)引导学生说一说:小鹿跑出来看见了什么呀?

    7)小结并板书本段学习方法:读──画──找──体会

    【设计理念:本课佳词妙句随处可见。重点训练学生体会“用词准确”的好处,用“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和主动参与的意识。】

    3.运用上段学法分组选学自己认为最美的季节。

    4.集体汇报时,相机出示课件:大兴安岭各个季节美丽的景色。

    指导学生重点体会。

    1)“夏天美”: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通过换词的方法体会“封”字用得准确。形象地表现了树木枝叶遮天蔽日、又密又厚的景象.又显示出树木在夏天生长的勃勃生机。)

    2)“秋天美”:

    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通过换词的方法体会用“飞舞”比“飘落”好。表现了落叶随着秋风悠悠飘落的情景,又表达了一种活泼、快乐的情绪。)

    3)“冬天美”:

    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白雪。”(“积满”,既可以想象到雪很大,又可反映出小兴安岭森林是密密层层的。)

    5.选读你认为最美的季节,要求读出它的美,可以试着背诵。(指名读、比赛读、齐读、表演读、配乐朗诵)

    【设计理念: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提高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结合朗读加强指导,提升朗读水平,增强语感。】

    三、学法迁移,精略结合

    【过渡】: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令人神往,那么有着“东方之珠”的香港又展示了怎样的现代都市风采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24香港,璀璨的明珠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香港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运用上一课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课文

    从哪几方面写

    特点

    手法

    美丽的小兴安岭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美丽的大花园

    巨大的宝库

    总分总

    比喻、拟人

    香港,璀璨的明珠

    万国市场

    美食天堂

    旅游胜地

    美丽夜景

      美丽、繁华

    总分总

    大量四字词

    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你最喜欢香港的那个方面,能给大家读一读或谈谈感受吗?

    总结:同学们,通过这两篇课文的学习,我们不仅欣赏了小兴安岭迷人的景色和领略到香港的现代都市风采,还学习了作者抓住景物特点,用总分总的方法来安排文章结构,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写作中也能尝试运用。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 从课文的主旨、写作方法等方面明确两篇课文的共同之处。

    2. 通过拓展阅读几篇文章,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特点,用总分总的方法来安排文章结构的。

    3. 创设情境,迁移写作,让学生写一写家乡的一处景物。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梳理结合点。

    同学们,小兴安岭迷人的景色和香港的现代都市风采都各具特色,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两篇课文的共同之处。

    内容、写作方法、作者的情感。

    二、拓展阅读,重温写作方法。

    1、现在请大家走进阅读天地,阅读几篇文章,边读边想:文章描写了哪些景物?是通过什么方法展现出来的?

    2、简单交流。

    三、小练笔。

    同学们,我们的家乡也很美!现在就请大家来写一写家乡的一处景物。注意运用总分总的结构和优美的语句来表达你对家乡的热爱。


    【板书设计】

    23 美丽的小兴安岭

    绿色的海洋

    春 抽出新枝 长出嫩叶

    夏 葱葱茏茏 密密层层

    秋 落叶飞舞 果实累累

    冬 树上积雪 动物过冬


    24、香港,璀璨的明珠

    万国市场”

    美食天堂”

    旅游胜地

    夜景迷人




    • 精加略授课反思表.doc中高年级精加略协同备课网络学习及教案提交反馈1(1).doc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标签:
    • 美丽
    • 23
    • 24
    • 作者
    • 阅读
    • 香港
    • 璀璨
    • 体会
    • 方法
    • 学习
    • 学生
    • 课文
    • 美丽的小兴安岭
    • 小兴安岭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