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汇龙小学 肖凤英 《比一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内容
 
《比一比》教学设计
汇龙小学 肖凤英
第二课时
- 
													教学目标:
 
1、复习12个生字。
2、掌握“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能区分“颗、棵”,理解量词“群、堆”表示多的意思。
3、通过多种形式巩固、积累及运用量词。
4、通过多种形式朗读及背诵童谣。
5、积累课外阅读中的反义词。
- 
													重点、难点:
 
- 理解“群、堆”的意思及初步运用。 
 理解区分“棵、颗”的运用。
创编童谣。
-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本课生字词语。
2、看着板书回顾童谣中比的内容,并指出“大-小”“多-少”是反义词。
- 
													二、朗读童谣,积累量词。
 
1、练习说话,理解童谣句意。
(1)指生读第一句比大小的句子。ppt 出示:一个大,一童谣里这个小,一头黄牛一只猫。引导学生给这句话换个说法吗?还可以怎么说?“ 比 大, 比 小”“ 和 比, 大, 小。”
(2)指导学生选用其中一个句式说说童谣里其他的句子意思。
2、探究:“颗”与“棵”的区别。
(1)出示童谣第二个“比大小”的句子。出示图片:一颗黄豆、一颗纽扣、一颗珍珠。揭示颗:果页颗是小而圆的东西。
(2)和“颗”长得很像的是“棵”。 揭示棵:木果棵是和植物有关。
3、讨论探究: “群”“堆”的用法。
(1)出示童谣句“比多少”的句群子。引导学生找到“群、堆”表示多的意思。
(2)引导学生做“一群(),一堆()”词组练习。
4、引导学生用数量名词说出生活中的事情。例如:阿姨手里拿着一袋苹果。
5、回文,指导学生朗读童谣。
6、同桌之间背诵童谣。
- 
													三、拓展阅读
 
1、必读:资料城对对歌1、2、4。
2、选读:读资料城其余对对歌。
3、阅读反馈:你积累了哪些反义词呀?
- 
													四、拓展说话。
 
1、上节课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我们身边的事物除了可以比大比小,比多比少,还可以怎么比?引导学生边说表创作童谣。
- 
													五、作业。
 
1、用不同的数词和量词说一说生活中的事物。比一比谁说得最多。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 
							
- 标签:
 - 表示
 - 意思
 - 课时
 - 教学设计
 - 出示
 - 量词
 - 第二
 - 鸭子
 - 童谣
 - 学生
 - 理解
 - 比一比
 - 小学
 - 一颗
 - 内容
 
 -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