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深层次整合的内涵与目标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深层次整合的内涵与目标

        过去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和教师传统教学观念及“应试教育”的影响,过分注重问题的结论、数学的思想、解题的方法与技巧,注重数学的严谨性、逻辑性,导致学生看不到数学被发现、创造的过程,忽略了有关观察实验、直观形象,忽略了探索、发现的过程等方面的体验和训练,造成学生对数学学习的错觉和误解,以为数学是逻辑地一步一步地推导出来的,这在客观上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现代数学观表明,“实验—归纳—猜想—证明”应该是数学学习、发现、探索、创新的一般程式。改变数学教学的现有状况,有赖于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整合,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创设发现数学、“再创造”数学的情境,使学生学习到真实的、鲜活的数学。
        实际上信息技术是数学教学中的基本要素之一。它能影响所教的数学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以计算器与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是教数学、学数学、做数学的必要工具。信息技术使数学思想形象化,有助于组织与分析数据,有效而又精确地进行计算;能支持学生对数学各领域进行研究,包括几何、统计、度量与数论,使学生集中精力于决策、反思、推理与问题解决。总而言之,将信息技术实际地融入到数学课程的有机整体中,形成一个新的统一体,有利于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有利于创设学生主动学习的情境,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强大的认知工具,最终达到改善学生数学学习的目的。
        反过来,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也促进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和掌握。一方面,“计算机既是数学的创造物,又是数学的创造者”,而算法既是计算机理论和实践的核心,也是数学的最基本内容之一,学习数学有利于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真正内涵;另一方面,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学科的目标之一在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之具有运用信息工具进行检索、获取处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在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过程中,培养学生以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的能力及其认知水平,从而在提高学生的数学探索能力、自我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 标签:
    • 学习
    • 学生
    • 数学课程
    • 信息技术
    • 深层次
    • 整合
    • 内涵
    • 数学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