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深层次整合的国际背景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深层次整合的国际背景

        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概念源自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20世纪70年代起,许多发达国家的教育领域开始大量的渗透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这之后的几十年里,信息技术本身的发展突飞猛进,其应用更是迅速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但是,在起初的十几年中尽管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几乎已被全世界所公认,在学校里相对的投入也很大,但信息技术却始终是游离于教学的核心以外。学校的主业,几个学科课程的教学,没有享受到多少信息技术带来的效益。因而教育界的学者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和理论探索,逐渐提出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概念。
        国外教育界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众说纷纭。目前,国际上比较权威且认同度较高的说法是“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该标准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是:课程整合是指在学术性知识的日常学习过程中,利用技术来支持、加强学和教的过程。
        另外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的第3年度报告(2000)也从整合的目标、内涵角度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进行了阐述,该报告指出:“数字化学习的关键是将数字化内容整合的范围日益增加,直至整合于全课程,并应用于课堂教学。当具有明确教育目标且训练有素的教师把具有动态性质的数字内容运用于教学的时候,它将提高学生探索与研究的水平,从而有可能达到数字化学习的目标。……为了创造生动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培养 21 世纪的能力素质,学校必须将数字化内容与各学科课程相整合。” 这里所说的“将数字化内容与学科课程相整合”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相整合”(在国际上这两种说法是完全等价的——因为数字化内容不论就其产生、存储、加工、传输或应用的哪一个环节而言,都离不开信息技术)。这是国际上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相整合”最为权威而系统的论述。它阐明了整合的目标——是要培养具有 21 世纪能力素质的创新人才,也揭示了整合的内涵——创造生动的数字化学习环境。能从培养具有 21 世纪能力素质的创新人才的高度来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意义(而不是像传统观念那样,把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意义局限于改进教与学过程的某个环节或者只是为了提高信息素养),这种观点是很有见地的,表明作者对整合的目标具有科学而客观的认识;能从创建数字化学习环境的角度来界定整合的内涵(而不是像传统CAI 或 CAL 那样,只是把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看作是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手段),这种看法是入木三分的,表明作者对整合的本质具有深刻而全面的洞察。可见,上述理论研究成果确实很有价值,值得我们借鉴。

    • 标签:
    • 教学
    • 国际背景
    • 数学课程
    • 数字化
    • 目标
    • 信息技术
    • 深层次
    • 整合
    • 具有
    • 世纪
    • 内容
    • 学科课程
    •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