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内容
 《一去二三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河东寄宿制小学 马淑琴 教材分析: 课文是一首古代童谣,它向我们呈现了一幅郊外的美景,这首童谣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数字镶嵌其中。 本课有两幅图。图一描绘了一个小山村的景象,表现了童谣的意境。图二用十个运动员和十个球帮助学生识记十个表示数字的汉字。 学情分析: 对于本班同学来说,识记这几个数字并不难。但是要让学生正确美观地书写一、二、三却有些困难,如能写好横学生就能写好这三个字了,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横并能正确书写横。 教材处理: 本课12个生字的识记我让学生通过自读,开火车读,在儿歌中读,在游戏中读,在拓展资料中读让学生识记,以读为主。3个字的学习是先认学生观察再找出写横的特点,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仿写来完成这三个字的书写。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随文认识12个生字,会写“一.二 .三”3个生字,认识笔画“一”。 技能目标:通过游戏准确认读生字进行组词,造句,编儿歌,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结合图画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激发学生对农村的热爱。体验识字的乐趣,培植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认识笔画“一”。 教学难点: 认识笔画“一”。正确美观书写笔画横。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PPT课件、头饰。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激趣导入。 1. 复习六个复韵母(ai、iu、an、un、ing、er)、五个整体认读音节(zhi、shi、si、yi、wu)和三个三拼音节(jia、zuo、hua)。 2. 导入:现在托马斯将载着同学们,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到识字王国里去认识更多的“汉字朋友”啦! 二、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师:瞧!我们到了一个美丽的小山村。这个小山村都有些什么?古时候有位诗人就把这里的美景写成了一首诗(板书课题),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三、初读诗文,认识生字 1、借助拼音读古诗,圈出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生字。 2、(1)多媒体展示10个生字及拼音,指名读一读。(指导区分:“四”和“十”,读准 “二”)指名领读。 (2)去掉拼音认读。开火车读。 (3)交流识字方法,师介绍猜字谜和自编字谜巩固生字的学习。 3、把数字和汉字对应学习。学校篮球队的大哥哥们也来跟我们一起学习了。你能把一到十的汉字跟大哥哥衣服上的数字对应起来认识吗?(出示课件)齐读 4、考查识字情况。抢读。 5、做游戏巩固数字。 6、图片巩固。 7、认读“去、里”,组词说话。 四、区分字形,指导书写。 师:小朋友,我们已经知道了四线三格是拼音的家,那生字的家在哪儿呢? 1、介绍田字格 2、书写“一” (1)说一说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 (2)介绍笔画名称“横”,范写“一”。 (3)教授要领:从左到右,起笔稍重,收笔时向右稍按一下,写在横中线上,且字要居中。 (4)学生跟老师书空,然后练习描红,书写两个,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交流“三”怎么写并书写。 五.巩固发音,拓展阅读。 必读篇目:阅读材料65页识字通—猜一猜:《谜语1》;68页《凑十歌谣》,圈十个汉字。 选读篇目:《题罗浮山》《一共有几只鸟》《四和十》《十字歌》 六.利用数字,组词造句。 出示图画,根据图画组词造句。让学生注意用上数字。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 
							- 标签:
- 识字
- 汉字
- 笔画
- 教学设计
- 数字
- 学习
- 学生
- 认识
- 生字
- doc
- 书写
- 拼音
- 一去二三里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