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玩出了名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

    《玩出了名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荔湾区三元坊小学 黄绮文

    • 教学内容:

    玩出了名堂》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本组课文围绕“留心观察”这一主题来组织教学内容。本文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列文虎克玩镜片,之后,做成放大镜,接着,做出显微镜,最终发现了微生物世界,玩出了大名堂。课文语言表达准确而又生动活泼。全文贯穿一个“玩”字,字里行间渗透着创新思维的要素,即:兴趣、耐心、观察、思考。

    • 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力求突出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深刻揭示文中蕴含的道理,注重语言的品味。凸显阅读教学“以读悟理”、“以读悟语”的基本特征,引导学生在品词、品句、品读中感悟作者表达的妙处。

    •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了显微镜和发现了微生物的。

    2、了解双引号的作用。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4、写写自己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感知、联系生活感悟、运用已学知识、独立和合作学习等方式,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1. 通过课堂练笔,体会玩中的乐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初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 学习者特征分析:
    1. 知能基础

    1本次授课的班级为三年3班,他们已经进行了两年的跨越式语文学习,学生的识字量较大,但学生差距较大,有的学生阅读速度较快,阅读理解能力比较强,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独立的阅读。但有的学生阅读速度还是比较慢,方法积累的还不多,需要老师引导运用一些简洁而有效的方法,如:查找资料、联系上下文、品词品句、边读边想象等。


     

    2)三年级是学生写作的起步阶段,学生对写作有一定的困难,需要老师适当以一些句式引导练笔。

    1. 学习兴趣及学习动机:

    本班学生有较强的好奇心,对新事物比较感兴趣。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强,部分学生喜欢朗读和阅读,能踊跃参与到课堂的每个教学活动中,有较强的表达欲望。但是有部分学生不太喜欢举手发言,较大一部分同学对需要自己组织语言回答的问题有畏难情绪,不够自信。

    • 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了显微镜和发现了微生物的,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

    教学难点:

    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培养边玩边想的习惯。

    • 资源准备:
    1. 教师用的资源 教学课件

    2. 学生用的资源 跨越式阅读材料

    课时安排:1课时。

     

    •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3分钟)

    讲观察发现的故事。

    一、复习回顾。(5分钟)

    1、听写生字词。

    看守 镜片 显微镜 微生物 名堂 拜访

    同位互改,师提醒容易写错的字。

    2、说说列文虎克是怎样玩出了名堂的,试着用上听写的词语。

    列文虎克在看守大门时磨镜片,做成放大镜,在玩放大镜时,发明了一架简单的显微镜,后来发现了微生物世界,他就这样玩出了名堂。(板书)

    3、上节课,老师布置了同学们查词典,了解“名堂”这个词在词典有哪些解释?学生发言时,教师依次出示三种解释:1、花样;2、成绩;3、道理。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了解列文虎克继续怎么玩出名堂,看看哪种解释更有道理?

    二、了解玩出的名堂。(10分钟)

    1、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用“~~~~”划有关的句子。

    2、汇报。

    1“他一试,啊,不得了,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 想象列文虎克当时心里会怎么想?请一个学生读。(抓关键词“不得了”)再请一生读。

    同桌用两个放大镜观察学习泡泡的字,有什么发现?再体会读,全班读。

    2他越玩越带劲,就把一片放大镜固定,让另一片放大镜可以随意调节,这样就做成了一架简单的显微镜。

    列文虎克用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看到这些东西,所以他越玩越——带劲。“带劲”是什么意思?可以换其他词语吗?如果是你,你会越玩越怎样?同学们的词语真丰富。

    师展示显微镜,让学生了解显微镜的现状。

    请大家猜想他还会观察什么?教师找准时机,补充资料:

    列文虎克观察的对象非常广泛,他还观察蜜蜂蜇人的“针”,看蚊子叮人的嘴,以及苍蝇的翅膀、蜘蛛的脚爪、羊毛的纤维、小甲虫的腿……他最早发现了细菌和原生动物,还测算了它们的大小,画出了他们的图片。

    可以请同学们用一个词来形容列文虎克所观察的内容,既理解了资料内容又可以帮助学生丰富词汇积累。(数不胜数、不计其数、包罗万象、各种各样……)

    3“小人国”里的“居民”,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

    转换角色想象。假如你是列文虎克,这样改变一下玩法竟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心里会怎样想?

    质疑。“居民”指的是什么?“小人国”指的又是什么?(提示联系下文)

    汇报。“居民”指的是微生物,“小人国”指的是微生物世界。

    出示微生物的图片和资料袋,了解微生物。

    把带双引号的词语的本来意思套进句子里读一读吗?男女生对比读出示的两个句子。

    小人国”里的“居民”,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

    微生物世界里的微生物,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

    从两个句子的对比发现什么了?(这些词加上双引号不但起到了强调的作用,还使这些本来枯燥的词语变得更加形象、有趣。)

    4、你们还发现课文还有哪个词语加了双引号,有这样的作用的?

    第五自然段里的“玩具”,本来是指什么?(显微镜)

    过渡:这“玩具”真好玩,学习小伙伴也说:“真想不到,玩也能玩出名堂。”究竟列文虎克玩出的名堂有多大?

    三、感悟名堂之大。(5分钟)

    1、连英国女王和俄国沙皇也千里迢迢前去拜访他,欣赏他的“玩具”,并从“玩具”里观看新世界里的“居民”。

    关注到句子中“连……也”句式的强调作用。这个句子你能品味出来么?

    师生合作读,读出对列文虎克的敬佩之情。

    连英国女王和俄国沙皇也千里迢迢前去拜访他,欣赏他的——(读板书)显微镜,并从——显微镜里观看新世界里的(读板书)微生物。

    师补充资料:年少时,列文虎克家境贫寒,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可是他却……学生接读“最早发现了微生物,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英国皇家学会知道了他的发现,聘请他为皇家学会会员。

    补充资料:原来当时看门人列文虎克与鼎鼎大名的牛顿是同属一个学会的,一定会惊叹于列文虎克的巨大成就。

    列文虎克就是一个普通的看门人,他的伟大发现却惊动了全世界,连……学生接读“连英国女王和俄国沙皇也千里迢迢前去拜访他,欣赏他的‘玩具’,并从‘玩具’里观看新世界里的‘居民’。”

    2、再次出现“名堂”的解释,了解列文虎克玩出的名堂

    (板书:爱思考,爱观察,爱创新……)

    • 四、拓展阅读(8分钟)

    1、阅读跨越式材料第265266页《爱追根问底的孩子——爱迪生》和《伟大的科学家牛顿》,说说科学家爱迪生和牛顿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2、过渡:爱迪生、牛顿和列文虎克,原本都和我们一样是一个普通人,但是他们都是在因为爱思考,留心观察,才能成为一名科学家。你们也想成为一名科学家吗?

    • 五、交流玩中收获。(9分钟)

    1、决战一分钟:以一敌众

    同桌两位同学合作为一组,玩一玩手中的文具,哪一组在一分钟内能利用一块橡皮翘起至少两块橡皮(每块橡皮大小要相同),那些组就胜出。

    2、交流玩中的发现和收获。

    你知道这是什么原理吗?是谁最先发现这个原理的吗?

    3、阅读《杠杆原理的故事》,用一句话说说你的感受。

    4、小练笔:

    刚才的游戏好玩吗?你平时还玩过什么,有哪些乐趣或收获呢?让我们写下来吧(可以用老师给的提示的句式,如果用自己的话来说就更棒了。)

    • 六、小结。

    只要我们平时(读板书)爱思考,爱观察,爱创新,就也能像列文虎克那样(读课题)玩出了名堂,也能有新的发现。

    七、课后作业。

    继续观察身边的事物,把你的观察和发现写进日记里。

     

    • 板书设计:
      1. 玩出了名堂

     

    镜片 放大镜

    放大镜 显微镜

    微生物

    (爱思考,爱观察,爱创新……)

     

    附:小练笔

    中显身手。我可会玩了!我也玩出了名堂,我要写写玩中的乐趣和收获。(请你选 或 的题来做。)

    在玩 的时候,发现了 。我体会到

    我能用自己的话写出玩中的乐趣和收获。

    • 教学反思 

    在上这一课时,我想孩子们很是感兴趣,试想:都是八九岁的年龄,谁不喜欢玩呢?可是,能在玩中出了名堂,并不是很简单。

    《玩出了名堂》这篇课文讲荷兰人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发现微生物这件事。整篇课文以“玩”为线索,以“名堂”为中心,因此在教学时我把“玩”与“名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提出“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玩出了什么名堂”这个贯穿全文教学的一个重点问题。  

    新课程标准就阅读要求我们做到: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尝试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重视默读,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读书的训练,力求读透、读精,即要通过阅读培植学生自我感受以及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又要让学生在阅读的实践中体验语文情感,丰富语文的积累。《玩出了名堂》这篇课文,我就是朝这个要求做的。

    这次是我第一次上跨越式的公开课,我认真钻研了2-1-1的模式。本节课是第二课时,我讲读的是课文的四、五自然段。我主要采用了读悟法进行教学。首先,我出示“名堂”的三种解释,让学生思考课文哪种解释更有道理。紧接着我让学生抓住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这两个关键问题让学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一步步玩出名堂的。然后我出示了第四自然段的三个关键的句子让学生通过转化角色和不同方式的读让学生读玩出人物当时的情感。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平实,获得了情感的升华。同时在朗读的基础上引导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共同探究,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这样,学生渐渐地把书读进去、读出味来,学生的感悟从浅入深,悟到读书的乐趣,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讲读完课文后,我再出示“名堂”的三种解释,请大家思考:列文虎克为什么能够玩出这么多的花样?取得如此的成功?我们能够从中体会出什么道理呢?

    在十分钟的拓展阅读环节中,我结合了我参与的小课题,跨越式阅读如何帮助对文本的理解。于是,我选了三篇跨越式材料穿插在理解课文过程中。在理解列文虎克玩出的名堂有多大,我穿插了《列文虎克》这篇资料介绍,在了解科学家是如何在平时的玩中也玩出了伟大的发现,我又穿插了《玩扑克牌的发现》和《壶盖的启示》这两篇材料。这样的安排使文章的前后联系更加紧密。既增强了学生的读书兴趣,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为后面学生的写话练习提供了范例,一举多得。但课堂上我学生读的时间不够,让一些学生没有读完,我就让他们汇报了。这是我今后在拓展阅读时要注意的。

    在课的最后十分钟练笔环节,也就是在学生通过学文受到感染和启迪之后,我趁热打铁,让学生先玩玩他们平时爱玩的文具,启发他们如何在玩中思考,在玩中发现,再写一写玩中的乐趣和收获。由于以前我做过有效教学研究的课题,我关注到学困生对写作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特定设计了两个不同星级要求的练笔,既让学困生有一根“拐杖”扶着他去走,也让尖子生有足够发挥的空间,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这样让学生从文本走到文本外,又超越了文本。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标签:
    • 显微镜
    • 课时
    • 教学设计
    • 文虎
    • 观察
    • 微生物
    • 第二
    • 发现了
    • 学生
    • 放大镜
    • 发现
    • 了解
    • doc
    • 玩出了名堂
    • 名堂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