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小竹排画中游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请在这里输入段落内容... -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小小竹排画中游》是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第三篇课文。课文讲了在景色秀丽的江南水乡,一个男孩撑着小竹排顺流而下,他观赏着两岸美丽的风光,感觉自己如同在画中游览一样。课文这贯穿着一条明显的情感线索,易激起学生身临其境之感。小竹排顺流而下,“鸟儿唱,鱼儿游”,表达了作者欢快的心情。课文对两岸树木、禾苗的描述,饱含着赞美的感情。全诗形象生动,语言优美,节奏感强,适宜学生诵读。 学情分析: 1.学生对江南学生感到很陌生,江南是什么样的学生完全不知道。 2.需要识记的生字是越来越难了,要把这些字记住,三个字会写写好,教师就要做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语境中、在游戏中让学生识记,在观察后,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正确地书写。 教材处理: 1.以读代讲,读中感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教学中将采用自由读、小组读、指名读和同伴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自读自悟,在读中培养语感,积累词语。 2.游戏激趣,巩固识字。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游戏形式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在玩中认字,巩固识字效果。 3.注重评价,激励主体。评价是教学有机组成部分,在课上以即时性的口语评价鼓励和赞赏每一个人,让他们在愉悦轻松的气氛中学习。 4.开放语文学习空间。树立一种大语文观,把语文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学习目标: 1.认识 12个生字,会写3个字。认识两种笔画和3个偏旁“、艹、纟”。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美丽、富饶的地方,萌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认识 12个生字,会写3个字。认识两种笔画和3个偏旁“朩、艹、纟”。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认识 12个生字,会写3个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 12个生字,会写3个字。认识两种笔画和3个偏旁“朩、艹、纟”。 2.读通课文。 教学重点: 认识 12个生字,会写3个字。认识两种笔画和3个偏旁“朩、艹、纟”。 教学难点: 认识 12个生字,会写3个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 。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都到过哪些地方,快给大家介绍一下。 2.这节课老师也想带你们去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看看,你们愿意吗?学生观图。 3.看到这样的景色你不想对同学说点什么吗?看看谁观察得认真仔细而且说话完整,试一试吧! 4.同学们看得很细,说得也很好,我也想把自己观察到的跟大家交流一下:小小竹排顺水飘流,两岸是郁郁葱葱的树木、绿油油的禾苗,鸟儿在尽情欢唱,鱼儿欢喜地跳出了水面,江南的景色多美呀!同学们听得都陶醉了,有首诗歌仅仅用了琅琅上口的几句话就把江南的美景描绘得如诗如画,你们想读读吗?看书读读第3课。板书课题。 (二) 整体感知,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看拼音读准音,圈画今天要认的生字。 2、再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作者在江南看到了什么? (三) 辨形正音,合作识字。 这篇课文中有这么多字你们都认识吗? 1.你能试着读好吗?先把不认识的字用笔画下来,借助拼音或请教别人读准字音,动脑筋想一想,该用什么办法记住它。 2.小组交流识字情况,快把你的方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3、教师重点讲学生易错的字,讲三个偏旁。 3.开火车检查识字情况。 4.你如何在生活中使用这些字呢? 5.组词,读词。 6.在诗歌中再认生字。 这些淘气的生字又跳回了诗歌中,在没有拼音提示的情况下你能把诗歌读准吗? (四) 重点指导,强化写字。 1、看书,读准我们要写要认的三个字的音。 2、学生分别观察口、日、中三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记形。 3、教师重点指导横折和横折钩两个笔画的书写。 4、学生描红、练写,教师巡视,点评。 (五) 拓展阅读,体会运用。 翻开阅读资料,自读儿歌,学生间互相帮助,找到今天学过的生字,圈画生字词,老师巡视指导。 (六) 随堂写话巩固运用。 用今天学过的三个字组词,写一句话,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美丽、富饶的地方,萌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美丽、富饶的地方,萌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几个生字你们还认识吗?开火车认读生字。 (二)品读课文,理解主题。 1.认识句号。 数一数,这首诗歌有几句话? 2.读中感悟。 (1)自由练读。 这首诗每句都描写了江南的美丽,读出作者对江南的喜爱之情。 (2)选句朗读。 你最喜欢哪一句,然后把你最拿手的一句读给大家听。 你怎么读,才能让人家一听就知道你喜欢这句呢?(有感情,带表情,加动作) 你认为这个同学读得怎么样?谁来简单地评价评价。教师随着学生的思路,相机进行指导点拨。 例:第一句“游” 和“流” 押韵,读出韵脚。 你怎么读才能读出鸟和鱼自由自在可爱的样子呢? 板贴:竹排、鸟、鱼 第二句“密” 是什么意思?“绿油油” 是什么样?要把绿绿的感觉读出来。“油”要读成“you”。 你还会说类似“绿油油”这样的词吗? 第三句:做动作渔民捕鱼、收割等场面,理解“江南鱼米乡”。 板书:小小竹排画中游 (3)回归整体,熟读成诵。 除了熟悉之外,你还有哪些好的背诵方法,不妨介绍给大家。 (三)拓展阅读,深入主题。 翻开阅读资料,自读儿歌,短文,学生间互相帮助,老师巡视指导,指名读自己最喜欢的短文,说出为什么? (四)打写训练。 看课文中这么美丽的江南,用几句话或者儿歌赞美江南的风景。 (五)评价反馈,修正补充。 根据学生上课的表现教师适时进行评价,指正,补充。 教学反思: 
- 
													
- 
							- 标签:
- 教学
- 学生
- 评价
- 认识
- 个字
- 江南
- 生字
- 课文
- 2.
- 1.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