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论跨越式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浅论跨越式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肖钰士
[摘 要] 跨越式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需要与可能,超
越知识积累的某些固定的程序,跳过某些知识序列,打破某些知识的顺序,大跨步式地引导学生学习那些对于学生来说较重要和较新的知识的一种教学方式。跨越式教学有自身的特点。当今时代的知识爆炸、循序渐进式教学的不足使得跨越式教学具有必要性。人脑具有巨大智慧潜能,人脑具有有序化功能,大众传播媒介提供了现实依据,这些都表明跨越式教学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 跨越式教学;循序渐进式教学;人脑
[作者简介] 肖钰士,怀化学院人文教育系副教授 (湖南怀化 418008)
教育学里有条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该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身心发展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从而逐步增长知识、提高能力。这条原则也称为“系统性原则”。目前我国学校的教学都遵循这一原则,我们把这一原则指导下的教学称为“循序渐进式教学”。循序渐进式教学之所以沿用至今,自然有其存在的依据,本人无意反对这种教学,只是认为除了这种教学外,还可以有另外一种方式的教学。在此本人斗胆提出一种新型的教学,取名为:跨越式教学。跨越式教学与循序渐进式教学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可以并行不悖、相得益彰的。如果说循序渐进式教学是属于“精细式”的教学,那么跨越式教学就是属于“粗犷式”的教学。那么,什么是跨越式教学呢?跨越式教学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吗?本文拟就此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何谓跨越式教学
跨越式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需要与可能,超越知识积累的某些固定的程序,跳过某些知识序列,打破某些知识的顺序,大跨步式地引导学生学习那些对于学生来说较重要和较新的知识的一种教学方式。跨越式教学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压缩式跨越,“三步并作两步走”,每个阶段都经过,但快速完成,提前进入新知识领域;另一种是跳过式跨越,学习序列出现中断,留下一段未曾问津的“空白”。跨越式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跨越式教学注重超越学生现有发展水平。跨越式教学立足于对学生明天发展水平的预测,用动态的观点对待学生的主观状态。时时着眼于提出比现有水平更高一点的要求,主张适当超越现状,向前运动。它强调创设比现有发展水平更高程度的智力活动范围,冲出现有发展水平,把学生发展的“上限”提高到可达到的更高程度。其次,跨越式教学重视知识的质甚于知识的量。跨越式教学不固守循序渐进原则,不要求机械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不过于注重知识在量上的积累,尤其反对慢节奏的死板的重复练习,它常以有一定幅度和难度的快速过渡与跳跃来完成某种学习,强调知识在质上的飞跃,“跳起来摘苹果”。再次,跨越式教学允许教学结果存在模糊性和笼统性。跨越式教学容许在一个阶段结束时带有一定的模糊性,遗留下许多疑点和问题,知其大义而不求甚解,它不以知识必须彻底明白作为教学的前提条件和硬性要求,而且也不把知识明白与不明白的界限看得那么死,认为二者经常处于相互渗透和转化之中。它不追求知识系统连贯性,而是广泛涉猎,频频转移视角,“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笼统把握浓缩的概念、原理,较多省略例证材料。最后,跨越式教学依赖学生多种心理因素的参与。跨越式教学不单纯依靠单向线性的逻辑推理思维,而采取多元化、多层次的立体复合思维,偏爱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灵感思维,重视猜测、假想,更多地利用学习者多方面的兴趣、无意注意甚至潜意识活动。
二、跨越式教学的必要性
跨越式教学不是凭空提出的,当今时代的知识爆炸和循序渐进式教学的不足使得跨越式教学非常必要。
(一)当今时代的知识爆炸呼唤跨越式教学
随着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化,知识的累积也在不断增加,如果知识增长的指数比率很大,那么它就会像原子核裂变一样形成几何级数增加,到了极限时就会激剧地膨胀,这就是所谓的“知识爆炸”。自古到今,曾经有过三次知识剧增的时期:第一次是17世纪,古老的“宇宙有限论”动摇了,确立了“无限宇宙”的理论,从而使知识激增,震惊了人类。第二次是19世纪,产业革命引起了连锁式的技术发明,创造了西方的近代文明,又一次使人类震惊。第三次是20世纪的“知识爆炸”,它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战时的竞争和战后相对的和平环境,从两个方面推动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导致了“知识爆炸”。这次知识爆炸,无论是广度抑或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例如,以公元一世纪知识基数为1,那么到1750 年才能增长1倍;1750至1900年,150年增长1倍;1900至1950年,增长1倍需要50年;50至60年代,每增长1倍需要10年;70至80年代,每增长1倍需要7年;从1993至2003年,人类知识总量较过去翻一番;2004至2010的7年内,将出现爆炸性的知识大突破;2011至2020年内,知识将比现在增长3—4倍;从现在到未来的30年内,世界的科技发明将超过2000年的总和。[1]伴随着知识爆炸的是知识老化速度的加快。知识发展的这些特点告诉我们,一部分新知识的学习,时间上不允许精雕细琢,内容上短期内不可能彻底掌握,甚至一辈子也不可能彻底掌握。从价值比较上看,很多情况下不必要纵深挖掘,而只要大致涉猎一些即可,这就需要我们采取非常规的教学方式——跨越式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及时获得一些对他们的成长十分重要的、前沿的知识,及时跟上时代的步伐。
(二)循序渐进式教学的不足需要跨越式教学
应当承认,循序渐进式教学有许多优点:它能确保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获得人类积累起来的文化财富;获得的知识较为扎实、完整、容易确定,巩固程度好;便于保持学习的同步化、标准化,控制教学进度和质量标准等。但这种教学也暴露出明显的缺陷:教材编写专家把人类发现的一些规律,采取各种简化形式,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和演绎叙述,环环相扣,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从局部到整体呈现于教科书上。这种完备的演绎叙述,使教学过程充斥着枯燥、封闭、呆板、沉寂,出现“学生没有问题”的问题,或者说出现“学生提不出问题”的问题,因为其中失去了学生的个体体验,失去了学生自我知识的建构,失去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失去了学生对知识的领悟。更为严重的是,课本中这种严密的逻辑,在传统“师道尊严”的背景下,又使得学习者在精神上受到压抑,在不平等的教育气氛中接受意识桎梏,逐渐感到自卑和渺小,失去了挑战的勇气。跨越式教学由于具有前述的几个特点,所以,它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循序渐进式教学的不足。
三、跨越式教学的可行性
也许有人会问:这种跨越式教学行得通吗?那些七零八碎的、不系统的知识,学生能够理解和消化吗?我们认为,这种担心完全是不必要的。
(一)人脑具有巨大的智慧潜能
神经生理学家的研究证明,人的大脑具有“超剩余性”。人脑的“超剩余性”,是指人脑具有使人类完成远比生存需要更加复杂的功能,而且这种功能带有鲜明的创造性的特点,这是同高等动物大脑的一般剩余性存在原则区别的地方。不仅如此,“超剩余性”的功能还随着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不断深入发展。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著名心理生理学家斯佩里的研究表明,大脑两半球各自具有不同的信息加工功能。大脑的左半球可接受语言、文字和符号等方面的信息,并可以对信息进行顺序的、逻辑的和分析的加工。大脑右半球主要接受形状知觉和空间知觉方面的信息,并可以对信息进行直观的、形象的、综合性的加工。左半球主要是逻辑思维,与语言、计算、逻辑推理有关;而右半球主要是形象思维,与空间知觉、想象和创造性相关。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为社么在解决问题和学习中会有突然的顿悟,为什么在对象不完全清晰的情况下主体也能够把握对象等等现象。
客观世界中,既存在着精确的、逻辑的、有条理的、渐进的线性现象和事件,也存在模糊的、非逻辑的、离散的、突变的非线性的现象和事件,凭借显意识和理性思维,人类能够反映客观世界的那种精确的、逻辑的、有条理的、渐进的线性的现象和事件。对于客观世界中的那些模糊的、非逻辑的、离散的、突变的非线性的现象和事件,则可以留给潜意识和非理性思维去把握,因为潜意识具有模糊、非逻辑、突变性等特性,所以潜意识就能通过幻想、想象、直觉、顿悟、灵感等特殊方式去反映那些非线性的现象和事件。
根据学习和记忆的试验研究,主体在睡眠中虽然丧失了意识,处于无意识状态,但其大脑并没有停止活动,它能对白天所输入和储存的信息自动地进行筛选和处理,即把无关紧要的信息去掉,并对有意义的信息重新进行编码储存,纳入信息系统,并转为较长久的记忆。梦往往产生于这个过程中,是大脑自动筛选和处理信息的部分反应。[2]梦能把分散的事实组成一种完整的形式。长时间的自觉思考导致大脑疲乏,组织能力降低,面对复杂混乱的信息材料难以理出头绪,在梦中潜在的思维能力却能将其按一定的目的归纳在一起。俄国著名化学家门捷列夫多年致力于化学规律的探求,无数次地把写着化学元素名称的小卡片进行排列。他每天都做着这件事,费尽心思却总是不能找出规律。有一次,在他无成效地工作了一整夜后,不由自主地睡着了。在梦中,元素周期表突然清晰地呈现在他的眼前,每个元素都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在自己应在的位置上。门捷列夫一梦醒来,立即按梦中所见记录下来,后来经研究发现梦中的周期表只有一处需要修正。诺贝尔奖获得者德国的药物学家洛伊也是在梦中受到启发,把多年积累的资料综合起来而创立了心搏理论。[3]
许多研究者在对内隐学习的研究中发现,内隐加工可以在意识不到的情况下
进行(Corteen和Wood,1972;Bradshaw,1974;Kunst-Wilson 和Zajone,1980;Marcel,
1983;Seamon,Brody 和Kauff,1983;Seamon,Marsh 和Brody,1984)。人们能在没有意识努力去发现任务的隐藏规则或结构的情况下,学会在任务环境中对复杂关系作出恰如其分的反应(如Lewicki,1986;Reber,1976,1994);针对人们在操作复杂系统时表现的研究表明,人们的操作能力超出了他们所能意识到的范围(Berry和Broadbent,1984;Broadbent,Fitzgerald和Broadbent,1986);许多研究者在不同的任务中发现了内隐、无意识的学习机制存在,这种机制在各种条件下都是自发作用的,不需任何有意识的努力来概括复杂的关系,并似乎比外显学习过程更有力(Reber,1969,1976;Lewicki,1986;Reber 和Allen,1991;Tan,1997);另外,在某些实验任务情景下,无意识的学习机制比已发现的有意识思维更能检测微妙的和复杂的关系(Reber,1976;Lewicki,1986;Broadbent,1987)。[4]
(二)人脑具有有序化的功能
所谓有序化功能,是指人脑具有将无序的知识转化为有序的、结构性知识的功能。根据认知结构理论,人们的学习并不是一个“刺激—反应”的机械过程,而是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主动地对知识客体进行选择、加工和吸收、消化的过程。人的认知结构总是有序的,但是,认知结构的有序性并不简单等同或对应知识的有序性,认知结构并不是外在的知识顺序在主体机能上的“摹本”。这就是说,有序的知识不一定直接带来有序的认知结构,反之,无序的知识也不一定无益于认知结构的有序化,外在的知识,只有经过主体一系列复杂的转换作用才能变成有序的认知结构。按照皮亚杰的观点,认知结构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方式来把握客体,从而达到与现实平衡的。同化是把客体直接纳入和吸收到认知结构中来;顺应是当新对象无法被同化时,主体认知结构本身进行调整、改造,以便在新的基础上再来把握对象。据此,我们可以把学习中所面对的某种知识客体与主体认知结构的关系分为两种:(1)可同化关系;(2)非同化可顺应关系;在第一种关系中,任何知识,无论是否有序,都可以被整合成认知结构有序的内在要素。在第二种关系中,经过与对象的相互作用,促使认知结构本身产生质变,达到更高的有序化,这样也就能以新的能力来统摄和掌握知识,变无序为有序。因为跨越式教学多伴随一定的难度和新异性,带有一定的无序性,所以主要属于这个范围。
有关记忆信息加工的研究也证明了人脑的有序化功能。有一个很简单的实验是让被试识记16个单词,每次呈现时各单词的次序都予以随机排列,要求被试不拘次序地进行回忆,这种实验程序隔一定时间反复进行若干次。主试着重考察各个被试每次回忆结果中各单词出现的次序。结果发现,尽管主试每次呈现各单词的次序变幻无常,但各被试在每次回忆中都各有其相当一致的次序,即在上次回忆中相临近的单词,在下次回忆中也往往相临近。这种情况表明,识记并不是单纯被动地反复接受刺激,而是要对输入信息进行越来越妥帖的编码,使其越来越好地纳入个人的心理组织格局。[5]
(三)大众传播媒介提供了现实依据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书刊、广播、电影、电视和电脑等传播媒介跨越了时间、空间,向人们提供了密集的知识信息,其规模之大,信息之密,几乎网络了人们的一切视觉、听觉器官;其对象是所有具有信息接受能力的人,当然也包括青少年学生。大众传播媒介提供的信息内容极为广泛,形式丰富多彩,它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现代文明呈现于学生的眼前或耳畔,大大缩短了学生认识世界的过程;它迅速传递的丰富内容减低了学校教育传授的知识在学生接受的信息总量中的比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师生在某种知识了解顺序上的关系。然而,大众传播媒介并不固守什么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也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可以说,它不同于狭义教育的特点就是随机性、非系统性和非循序渐进性。而这种非系统的、无序的知识恰恰成了大众媒介能以丰富多彩的方式吸引学生的优势。如果要求它象教科书那样严密有序,那么其优势和魅力也就荡然无存了。大众传播媒介对学生影响的效果告诉我们:在某种程度上,人能够不按照某种固定的程序接受信息,人的大脑具备加工整理信息的功能,人的大脑在接受了许多零乱的信息之后,能够把它们加工整理成一定的结构体系,并在此后继续接受大量零乱信息的过程中,对这个初步形成的结构进行调整、完善和优化,使之更加完备、更加系统和更加科学。
由上述可见,跨越式教学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也具有可行性。由于跨越式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在实践中具体如何操作,还有待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文献:
[1]刘道玉.知识爆炸与学习的革命[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1999,(1).
[2]王仁欣.论无意识思维[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2).
[3]时光.论潜意识的认知功能[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 ,(1).
[4]郭秀艳.内隐学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10.
[5]胡永萍.有关记忆信息加工研究的简介[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4,(4).
5 里输入段落内容...
-
-
- 标签:
- 进行
- 教学
- 信息
- 跨越式教学
- 这种
- 跨越式
- 循序渐进式教学
- 知识
- 学习
- 学生
- 具有
- 认知结构
- 人脑
-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