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术教师所需要的素质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信息技术教师和教学策略之我见
-
对信息技术教师的定位
对信息技术教师的定位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师在我们头脑中的形象大概是这样的:会一些电脑的操作技能,不需要太专业的训练,谁都可以学点电脑知识后去承担的岗位。而这些认识误区导致了现在很多的家长对信息技术教师持有相当重的偏见,认为信息技术教师就是一个副科的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起不到什么实质性的作用。
那么,作为一个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从教育技术学的视角,我们难道也有这种想法吗?总在想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想到我们院长的话:不是教育技术没用,而是你们没用!的确,教育技术所涉及的领域真的是非常的大,而且也是一个急需要去开发很多研究领域的专业。即使是作为一个未来的信息技术教师,我们在对信息技术教师的定位方面需要有自己独特的见底。不要过高的评估自己,也不要把自己放得很低。如何在传统的信息技术教育和现代的信息技术教育之间取得平衡,是值得所有的人去思考的。
首先,我们不是专门的计算机技术人员,这是我们和计算机专业的根本区别。我们未来的职业-信息技术教师因此也不是专业的技术人员,但是我们还是需要懂一些计算机的使用和维护的,还是需要肩负起搭建学校校园网,建设校本资源的重任的。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所以,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我们首先是教师,然后我们才是部分技术人员。
其次,我们是教育技术专业出身,那么我们就不能像教育学那样的研究教育问题了,我们需要研究的是如何将媒体应用于教学,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整合。所以,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对学习理论、教学理论、教学设计理论等等都很熟悉,同时对媒体需要很敏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将课堂教学渐渐引入到一个新的领域中。
-
优秀信息技术教师特质
上面对信息技术教师作了一个简短的定位,那么作为一个优秀的信息技术教师,我们需要有哪些特质呢?下面是从北大附中李冬梅老师的课堂视频中得到的启示和自己加入一些理解所形成的。
1、信息素养。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当然是在信息这方面有着专业的素养,主要是包括几个方面了,主要是信息获取的能力、信息分析能力、信息加工能力和信息运用能力。在信息时代,繁杂的信息是影响着一个老师的很多方面的原因。教师能在那么多的信息中找出最适合与学生的学习的资源,对资源的好坏有自己的独特和睿智的判断。学生这个年龄段对什么最感兴趣,对什么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什么能够激发他们的求知的欲望。很多时候,面对着互联网上铺天盖地的信息,教师却要从中选择出最好的谈何容易,所以,我觉得有些时候考验真的不是学生,而是教师。教师对于得到的信息还不能就那么放给学生看,必须经过自己的二次加工,然后再以合适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在有的时候还必须面对着学生的一些刁难,展示出自己强大的信息运用能力并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2、专业技能。既然是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那么你就应该具备专业的技能。信息技术课注定是很多的操作和实践的,那么怎么样才能让学生对于你这门课有兴趣愿意去上就是一个挑战了。就像我们自己一样,对于有些老师的课就是听听了,根本没有往心里放,更不用说配合他上课了。我们成年人况且如此,何况是那么还不是很懂事的中小学生呢?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用自己的强悍的专业技能去俘获这些小孩子的好奇心了,让他们从内心里去尊重我们,愿意相信我们。当然认同感的获得可能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要做到这些也真的不容易,我们还需要变着戏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在日常的一些课中不漏痕迹的显现出来。让学生对你有一种佩服的心理:我们老师很强,会很多的知识,我们跟他学肯定会学的很好的。与学生建立了这种信任的关系之后,在很多的事情上就有了一定的基础,课堂也可能会变得好管理一些。
3、爱业精神。一个老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本职业的爱,表现出来就是对学生的爱。忽略了利益关系和亲情关系,反正就是感觉到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去将自己的爱给每一个学生。虽然不可能对每一个学生的爱都是一样多,但是对同学都应该是一种公平公正的态度。把自己当成一个母亲或者父亲,去关爱每一个学生。学生做的不好不要狠命的批评他,而要耐心的给他分析错的原因,并且给他改过的机会;学生做的很好了,也要及时的给予一定的肯定,让他能更有动力地去学习。在日常的生活中,也要时不时给学生一些善意的提醒,比如说天冷了要多穿点,多吃点,要注意一些什么事情等等的。自己有的时候会遇到情绪低落,那么如果你是站在讲台上,那么你就注定是教师,需要展现的是你最阳光的一面。总之一句,要让学生从你那里感受到温暖,那么你就是一个爱学生的好老师了。
4、教学策略。这也不是信息技术教师所需要具有的,每一个老师都需要有一定的教学策略,对症下药。面对干扰太多、社会给予肯定度不大的信息技术课,教师更应该有一些策略了。比如经常使用的任务驱动法,层次教学法,游戏法等等。怎么样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怎么让课堂活跃起来,真的是非常的重要的。简单的操作课时不能激起学生足够的学习兴趣的,反而会让学生感到枯燥和厌烦;而单纯的理论课更是让学生没有激情去学习了。所以,老师怎么去设计一堂课,既能够达到自己的教学目标,又能让学生们学的开心真的是很重要的。
5、一定的课程资源开发能力。信息技术教师存在的价值是什么呢?从小的范围上说就是能够搭建学校和外部知识世界的一个桥梁。将自己学校的一些校本知识进行科学合理的整理和再改进,对一些原来没有的课程进行开发,发布在更为宽阔的网络上,便于教师们进行一定的学习,也便于接受别人提出的对一些课程很好的改进的建议。在这种一边实践一边改进的过程中,一个信息技术教师也在不断的成长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成就感。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也会有一个很好的驱动力。
6、组织信息技术培训的能力。很多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承担着校本教师培训的责任。我们可以以自己的专业为学校教师开展信息技术的培训。通过网络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为学校教师们做关于网络教学、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及其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等方面的培训。有很多信息技术教师正是走着这样的路子成长起来的。在这些培训中,怎么让培训的内容更加有效的传达给受训者,怎么让受训者在很短的时间内能够很好的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怎么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都是需要通过预先的教学设计的。在培训的过程中,如何组织同自己一样属于新手或者老字辈的老师进行活动,如何让他们愿意去接受你的培训,都是需要一定的预先设计的。
-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常用策略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由于信息技术带来的交互性和灵活性,使得许多的教学策略可以被使用。
讲授式
讲授式是现在的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运用其实并不都是灌输式的,在传统的课堂中,讲授式教学也能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比如说非常系统的,非常抽象的、枯燥的知识,通过教师非常生动形象的讲解之后,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并在一定程度上发生知识的迁移。
但是讲授式教学也受到了自身特点的一些限制。比如说如果讲授的时间过长,即使再丰富形象的课堂也发挥不到它应有的效果。教师在运用讲授法时要注意:
1.讲授的内容应是学生不易理解的、抽象的、知识性较强的内容,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教师的讲授要具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
3.教师讲授时间不宜过长,应给学生足够自主实践探索的时间。
4.教师讲授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而不是将教学过程分为讲授与实践两个明显的过程。
5.教师的讲授要与其他方法结合进行,尽量不要单独进行。比如,在讲授过程中穿插演示操作,增加内容的趣味性、形象性,或是适当提出问题等,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进行思考。[1]
当然,讲授式教学也需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呈现方式,分析它与以前的知识之间是否可以建立起一定的联系,从而能够建立起新知与旧知的联系。这样的话,学生就能够很好的将所学的知识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
分层教学
学生的认知风格、认知水平、学习风格的不同,导致学生在对某些知识的接受和理解上面也所有不同。正式因为学生之间存在的这种差异性,导致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也不能完全一样。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教学,也应该考虑到这些方面的差异,在分配任务的时候,不能让学生达到同样的教学目标。
分层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出发点,适应不同学生学习需要的多层次教学策略,能有效解决当前班级授课制的固有缺陷,能为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注入新的活力。那么,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分层教学应该如何进行呢?
有笔者从这些方面来划分了分层教学的实施:目标分层和任务分层。目标分层主要借鉴的是学习目标的判定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几个方面,对于不同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目标,低等层次的教学主要重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逐渐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等层次的教学要重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多用点拨的方法进行自学和探究。高等层次的教学应鼓励学生自主、创造性地学习,综合使用相关知识技能,解决学习中的实际问题[1] 。
既然分层教学的学习目标不一样,那么我们也就不能用同样的评价方式去看待学生的学习结果,也就是说我们的评价方式需要多层次的去进行。我们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也需要有一定的研究,因为有的教学内容适合分层教学,比如说探究性问题,而有的问题不适合分层教学。分层教学的评价方式也是需要教师非常慎重的问题。既要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又要能够体现分层学习的实质性效果。
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不仅仅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使用,在其他的课堂中也会有很多的使用。处于信息课堂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法,到底有什么奇特之处呢?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主要是通过分配给学生任务,让学生自己去探究问题,从而得出一定的结论。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它适用于学习操作类的知识和技能。从教师的角度来说,适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相对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任务驱动法的实施,需要首先弄清楚学生需要探究的问题时什么,教师应该如何设计情境让学生确定自己的任务,然后进行小组或者是个人的探究过程。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任务驱动教学应由以下几个过程构成:任务设计、任务布置、学生自主探求任务的完成、任务完成评估。
《课程标准》认为,“任务驱动教学强调让学生在密切联系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有意义的任务情境中,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形成能力、内化伦理”。要求教师在实施任务教学中,坚持科学、适度、适当的原则。设置:
1.贴近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任务
2.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可实施的任务
3.可根据学生差异情况实施分层教学的任务
4.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任务
5.包含相关知识点的任务
6.可上交作业或学生作品交流评价的任务
任务驱动的教学策略的实施需要有老师指导,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建议性的意见,也应该监督他们的任务解决的进程,以保证活动的进行时间不是太长。同时,所给的任务应该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能够一定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有毅力将这个任务完成。
随机进入教学
在信息技术课中,借助于技术,我们很容易就创造出适宜的情境,然后学生可以看到一个问题的多个方面,学生不管从哪个方面进入,都能够对这种问题有一定的理解。而从不同的方面进入,就能够更加全面和深入的去理解某一个教学内容,能更好的促进学习的迁移。同时,通过对这个教学内容的深入的理解,又会加深对这个问题的多个方面的理解。
随机进入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呈现基本情景。向学生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基本内容相关的情境。
随机进入学习。取决于学生随即进入学习所选择的内容而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不同测量特征相关联的情境。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逐步学会自己学习。
思维发展训练。由于随机进入学习的内容通常比较复杂,所研究的问题往往涉及到多个方面,因此教师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朝不同的方面去思考。教师的提问应该引导学生去思考,而不是告诉他们答案或者是告诉他们一些纯理论性的东西。[2]
随机进入式,就是在问题的任何方面都能够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但是不同的方式进入的话可能所经历的东西会不同,每个人所看到的问题的这个方面的重点也可能不是一样。教师就是要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当的运用媒体,让学生从不同的方面都能去试图理解教学内容,从而加深对它的理解。也能更好的培养学生多方面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
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
自主学习是学生能够自我指导式的学习,而不是跟着老师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式的去做。它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还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教师就是要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发挥技术的优势,创造出一种自主学习的环境来,然后学生在这种情境中就能够自我调整式的学习了。所谓的自主学习也不是教师放任学生让学生一味的自己去学习,而是在某些关键的地方能够给学生一部分指导。大部分时间是学生自己在摸索。
当然了,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需要学习自主学习。有些教学内容比较的适合学生学习。像那些答案不是唯一的,还具有一定争议性的知识;一些前沿的问题的探讨、热点问题研讨等。这些都需要学生去查阅大量的文献,然后在文献的基础之上进行主动的建构。
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中,教师还需要为学生搭建起自主学习的总的目标。学生可以根据这个总的目标,然后再确定自己的分步学习目标。学生再根据自己的分布学习目标,确定学习的任务或问题。教师在此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要确定学习资源的提供方式。当然,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性,让学生在社区或者是论坛中进行讨论和交流。
游戏教学法
由于很枯燥的知识的学习容易造成学生的厌倦感,这个时候很多人都愿意在玩中学。游戏的趣味性和交互性在一定的程度上也能够达到学习知识的目标。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利用一些小的游戏或者是程序,设定一定的参数,然后告诉学生要怎么做,如果没有达到这个目标的话这个游戏会停止或者是不见之类的。学生在想玩游戏的心理动机下,就会主动的积极去探索,比教师命令学生一定要怎么样做好的多。
在游戏教学法中在游戏教学时教师要注意:
1.游戏不宜过大,以防造成对课堂教学的干扰
2.应选择趣味性强、益智、健康的小游戏
比如:走迷宫、打字软件、五子棋、优美的FLASH动画欣赏等。因为游戏是为教学服务的,而不是让学生沉浸在游戏中,同时也可对学生进行教育,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去设计游戏,成为高层次的“玩”家。
3.在完成教学内容之后,可以适当以游戏作为鼓励,以激励学生认真、高效的学习教学内容。
4.教学游戏由于知识性比较强,所以在玩的次数多了之后就不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了。所以教师应该及时的更新游戏的级别或者是难度,让学生去学习更多的知识才能完成游戏中的任务。
上面只是在教学中使用的一些常用的教学策略,每个策略也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之分了。我们只有在适当的时候用上适当的教学策略,才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需要教师自己去钻研和探究。
总之,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要注意完成教材的教学内容,更要保证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实践操作,理论课与上机实验并重,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后,能够马上有机会上机操作,这十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操作技能的形成和对知识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刘群,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差异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 2005, 南京师范大学.
2. 李芒,学与教的理论.2007,高等教育出版社
-
-
- 标签:
- 学习
- 学生
- 教师
- 需要
- 知识
-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