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鸟的天堂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3  鸟的天堂

                                                                                                                        李志英   郝鉴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1  准确认读本课生字,理解“陆续、不可计数、应接不暇”等词语的意思。
    2.                      2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理清层次

    教学重点:

     

     

                                   1.   准确认读本课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课题

                    什么是天堂?(美丽、幸福的地方。)什么是鸟的天堂? (鸟儿们自由、幸福生活的地方…)

    今天我们就和巴金爷爷一起去看看鸟的天堂到底是什么样的。

        2.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文,边读边动笔,画出要求认读的字,借助课文中的拼音读准字音,标出不理解的词语,标出自然段序号。

          2.读准字音

    3.指名读文,读正确、流利。

    4.理解不懂的词。

    三、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巴金爷爷几次经过鸟的天堂?(两次)

    哪几段写第一次?(1—9)哪几段写第二次?(10—14)

    2. 两次经过分别是在什么时候?都看到了什么?

           第一次是在傍晚时候,主要看到了榕树。

    追问:哪几个自然段主要写了榕树?(5—9)

           第二次是在早晨,主要看到了鸟。

    追问:哪几个自然段主要写了鸟?(10—13)

    // 提问过多过碎, 中高年级应多问一些深层次的言外之意, 少问费时又不需思考的问题

     

    四、理清文章感情线

    1.浏览全文思考: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感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2. 第一次心情怎样?(遗憾)为什么?

           第二次心情怎样?(留恋)为什么?

    五、拓展阅读

    六、小练笔

     

    // 拓展阅读和小练笔不够具体

        

    七、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和巴金爷爷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了不同的景象,体会了不一样的心情。下节课我们深入学习课文,去一睹“鸟的天堂”的真面目。

    七、板书设计

                                                    第一次     傍晚     榕树

                              3.鸟的天堂

                                                    第二次     早晨      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   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榕树的大、绿、茂盛,众鸟纷飞的壮观场景,以及树、鸟、人和谐相处的优美意境。体会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3. 初步背诵文中描写榕树样子(7、8自然段)和鸟儿活动情景的段落(12、13自然段)。

    教学重点:

    1.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      感受大树的大、绿、茂盛,众鸟纷飞的壮观场景,以及树、鸟、人和谐相处的优美意境。。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 复习导入

    1. 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分别是在什么时候?都看到了什么?

        2. 指名回答并板书。

    • 学习(5—9自然段)

    1. 请同学们浏览5—9自然段,看一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观察和描写大榕树的?(从远到近)你从文中什么地方知道的?(逼近、树下)

    2. 请同学们自由读5—8自然段,思考:这株大榕树有什么特点呢?从哪看出来的?(大、绿、茂盛)

          ①茂盛:A“一簇簇树叶、看不出树干在什么地方”

    B“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②大:  A“这样大的还是第一次看见。”

    B “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C “一部分数值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颗大树卧在水面上。”(面积大)

    ③绿: A“那翠绿的颜色,明亮的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3.  指导朗读

    此时此刻,作者不禁由衷的赞叹道“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大榕树耀眼的绿,旺盛的生命力,给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来读一读,读出榕树的特点,读出作者的赞叹之情。

    范—练—指

    • 学习(10—14自然段)

    1. 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虽然看到了美丽的大榕树,但却没有看到鸟,心里不免有一些遗憾,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终于看到了鸟。

    2. 请同学们读(12、13自然段),看这里的鸟有什么特点?从哪看出来的?

    生交流汇报:数量多,种类多,叫声美,姿态美

    数量多:“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应接不暇”“到处…到处…”

    种类多:“大的、小的、花的、黑的”

    叫声美:“一只画眉鸟飞了……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姿态美:“有的站在树枝上叫……在扑翅膀”想象还有哪些姿态?

    3. 指导朗读

    过度:鸟儿们在这里生活的多么自由,多么幸福,无忧无虑真像在天堂中一样。你们喜欢这里吗?(喜欢)可是我们还是要和作者一起离开这里了。我们齐读最后一段。

    作者离开时心情怎样?(有一点留恋)

          B “两个天堂”分别指什么?

    (第一个鸟的天堂指的是这株大榕树,第二个鸟的天堂指的是真真正正的鸟的天堂,鸟儿着这里栖息繁衍,过着幸福的生活。)

          C 这里为什么能成为鸟的天堂呢?

    (因为这棵榕树很大,而且枝繁叶茂、土地湿润、环境安宁,正适合鸟儿做巢生活。当地的居民爱鸟、护鸟,不许人去捉它们,鸟儿得到了保护,便于鸟类的繁殖,因此它成了鸟儿生活的“天堂”。)

    • 总结全文板书设计

     

     

              第一次  傍晚   树   大、绿、茂盛  (静)                                                              

    鸟的天堂                                            美

    第二次  早晨   鸟       多        (动)

    五、拓展阅读

    六、小练笔:如果你是鸟的天堂里的一只小鸟,生活在这么美得世界里,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一写。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请在这里输入段落内容...

    • 标签:
    • 榕树
    • 天堂
    • 作者
    • 鸟儿
    • 第一次
    • 看到了
    • 3.
    • 自然
    • 2.
    • 1.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