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教育
- 教材:
-
- 全部
- 中国地图出版社
- 人教版
- 人教版2012
- 人教版2013版
- 人教版PEP(3年级)
- 人教版义务
- 人教版新课标
- 人教版新起点(1年级)
- 人教版(Go for it)
- 人教版(三年级起点)
- 人教版(三年级起点)2012-2013
- 人教版(版本不明)
- 人教社2016年新编教材
- 冀教版
- 冀教版(三年级起点)
- 北京版
- 北师大版
- 北师大版(2016)
- 北师大版(1年级)
- 北师大版(3年级)
- 北师版2013
- 华东师大版
- 外研社版
- 外研社(三年级起点)
- 外研社(广西专用)
- 广州新版(三年级起点)
- 广州版
- 开心学英语
- 教育科学(3年级起点)
- 教育科学(广州版)
- 新华东师大版
- 新起点英语
- 朗文英语
- 河北版
- 湘少版(3年级起点)
- 牛津上海版
- 牛津上海版(深圳新版)
- 牛津英语
- 粤教版
- 苏教版
- 语文S版
- 语文版
- 首师大版
- 香港现代版
- 齐齐学英语
- 高等教育
- 职业教育
-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变革 普通类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与CAI的本质区别在于从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了“学教”并重的教学结构(主导——主体教学结构)。现代教学系统是由教师、学生和教材(教学内容)、教学媒体这四个要素构成的,按照系统论的观点,这四个要素不是孤立地、简单地组合在一起,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而教学系统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就是教学结构。
-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深层次整合的内涵与目标 普通类
信息技术融入到数学课程的有机整体中,有助于形成一个新的统一体,有利于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有利于创设学生主动学习的情境,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强大的认知工具,最终达到改善学生数学学习的目的。
-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策略与方法 普通类
何克抗教授在深入分析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内涵与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五种策略与方法。
-
信息技术环境下自主探究式数学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普通类
信息技术环境下自主探究式数学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
数学学科特点及其教育观念 普通类
数学方法论主要是研究和讨论数学的发展规律、数学的思想方法以及数学中的发现、发明与创新等法则的一门学问。
-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双主教学的原则 普通类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双主教学的原则
-
游戏的公平与不公平 普通类
【概述】【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策略选择】【资源准备】【教学过程】【教案点评】
-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数学双主教学模式 普通类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数学双主教学模式
-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数学双主教学策略 普通类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数学双主教学策略
-
小学数学《可见性》教学案例 普通类
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过程、点评